镇江开展青少年“四化”普法教育行动

镇江市司法局联合属地学校结合学生群体特征,在普法教育过程中引导校园普法教育从传统的“被动灌输”向新颖的“主动体验”转变,打造具有镇江特色的校园法治成长阵地,以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活动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知识,增强法治意识。

一是加强协调联动,建强专业化普法队伍。与心理咨询师协会和心理学会联动,挖掘储备一批有爱心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志愿者,积极与驻镇高校联系,招募培养一批具有法律专业知识背景的志愿者,为青少年提供更加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法律援助。同时做好专业化队伍培训,强化业务培训,明确工作流程和规范,提升志愿者的工作本领。

二是紧盯法治需求,拓展阵地化宣传渠道。将市禁毒教育基地(全国首个馆藏民间戒烟馆历史文物碑的禁毒教育基地)纳入青少年禁毒普法宣传阵地。积极联系和引导社会组织及专业力量参与维权工作,放大扬中检察院“知心姐姐”热线品牌效应。会同教育部门和公检法,探索设立“志愿服务岗”“红领巾监督岗”,加大对校园欺凌等突出问题整治力度,助力平安校园建设。

三是聚焦融学于行,开展多样化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等资源作用,常态化联合教育局、法院、检察院等开展“法治公开课”“法治副校长进校园”等活动,提升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宣传效果,持续筑牢健康成长的法治保护网。邀请青少年走进法院、戒毒所,组织干警为青少年学生讲解禁毒知识与法律常识,并通过现场发放禁毒宣传资料、展示禁毒工作展板等多种形式营造全民禁毒的浓厚氛围引导青少年增强防范意识、提高警惕性,为构建无毒社会迈出坚实一步。

四是加强机制建设,推进常态化普法行动。联合镇江团市委、教育局建立镇江法治校园共建合作机制,组织开展镇江青少年模拟法庭大赛,重点围绕校园欺凌与暴力、治理未成年人文身、性侵害、毒品、诈骗、网络沉迷等热点问题,以案释法、以案为戒,引导教育青少年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增强青少年崇尚法治精神、追求公平正义和维护清正廉洁的责任感、使命感。

责任编辑:
发布日期:2025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