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座城市友谊的篇章

吴志刚

江苏有十三个地级以上城市,没有哪两座城市像苏州和南通这样,关系如此密切、友谊这么深。苏州和南通都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两市隔江相望、地域相近、人文相亲、相互支持。虽然隔着长江,但两市的跨江融合发展目前越来越密切、越来越深入。

地处南通西边的开沙岛,在经历了十二年的开发建设后,一座气势恢宏,集聚酯、纺丝、研发、物流、贸易和港口为一体的综合园区抜地而起。这座由位居中国民营制造业五百强第一的苏州恒力集团投资625亿元建造的恒力(南通)纺织新材料产业园,占地7公平方公里,目前员工总数13000余人,全部投产后将超20000人,在南通众多的企业中规模名列前茅。产业园一、二期已建成年产聚酯纤维新材料120万吨,年加工涤纶低弹丝40万吨的生产能力。三期将建设年产210万吨绿色多功能纺织新材料和年加工60万吨变形丝项目。

南通是爱国实业家张謇创导的我国近代纺织业的发祥地,是闻名世界的纺织之乡。恒力(南通)产业园入驻南通后,将引领南通纺织业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一根丝到一匹布”的纺织产业链,将有力推动南通纺织业上下游协同发展,成为苏通经济融合发展的一个耀眼的亮点。

追朔历史,苏州、南通这两座城市民间的往来非常悠久。清朝末年,慈禧钦点的状元张謇,在南京举办的“南京劝业会”上相识了被誉为一代绣圣的苏州绣娘沈寿(原名沈云芝,字雪君,号雪宧),两人一见如故,都非常爱慕对方的才华。不久,张謇就邀请沈寿到南通主持刺绣学校,并把自己的别墅“谦亭”专门腾出,拨给沈寿夫妇居住。沈寿这位美丽的苏州绣娘,用她的双手和一根绣针,给这个世界带来了惊喜和奇迹,也为南通培养出一批技艺精湛的绣女。为了将刺绣技艺发扬光大并流传下去,由沈寿口述,张謇记录,整理、撰写成了《雪宧绣谱》,书完成后,张謇还亲自作序。

1949年4月27日苏州解放,不少南通干部渡江南下,在苏州市的各级领导岗位上兢兢业业,为新苏州的建设作出了贡献。随大军南下的南通《江海报》部分编辑记者参与了7月1日《新苏州报》的创刊工作。从五十年代起,至八十年代中,《苏州日报》的主要领导及部分中层骨干,很多是从南通渡江过来的老同志,正因为如此,《苏州日报》在省内与其他地市报的关系中,和《南通日报》的关系最为密切,联系也较为频繁。笔者本人是1980年调入《苏州日报》当记者的,因为曾在南通学习和工作了近十年时间,算是半个南通人,所以领导把两家报社之间的联系工作基本上交办给我。当时我和《南通日报》的领导及中层骨干都很熟悉,两家报社经常一起交流办报经验,相互之间有着很深厚的友谊。

1955年春节,著名电影演员趙丹的父亲在南通重新装修了“新新剧场”后,盛邀苏州青春越剧团去那里演出,演出当时轰动南通,受到当地观众的热烈捧场,这样在南通一演就是几个月。1955年初,恰逢文化部下发一个文件,文件规定民间剧团和演出团体在哪里演出就可归哪里地方政府领导,并可就地登记注册。这时准备回苏州娘家的剧团被南通市盛情挽留不放,使本来赴南通友情演出的一个剧团,就改为在南通登记注册,成了嫁出去的“女儿”,也成了苏州市唯一走出去的一个完整的剧团。苏州青春越剧团还有一个别名叫《越剧世字班(辈)》,所有演员中间一个名字都称“世”字,她们中有竺世强、徐世娟、方世菲、韩世芳、陆世佩、钱世娥、王世玉、谢世楼、周世清等等。这些演员当时正值豆蔻年华,她们把青春和一生献给了南通的文艺舞台。苏州市青春越剧团和南通越剧团合并后成为南通市越剧团,在南通的文艺舞台上一直担纲着主角,曾创造过辉煌的舞台生涯。五十年代末,南通市越剧团曾创作了一出《老八路》的现代戏晋京演出,受到了首都观众热烈欢迎。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陈毅副总理也亲自观看演出,还与剧团全体演职人员一起合影留念。

由张謇创办于1912年的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1956年定名为南通医学院,翌年,国家高等教育部和卫生部从医学建设和发展全局出发,将南通医学院整体迁校至苏州,更名为苏州医学院,隶属核工业部管辖。2000年,苏州医学院又汇入苏州大学办学。110年以来,苏州大学医学院(南通医学院)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高质量的医学卫生人才,苏州大学医学院的放射医学、血液学、神经外科学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涌现了一大批著名的专家学者。在原苏州医学院大门口矗立着一尊张謇的铜像,既表明了苏州医学院全体师生喝水不忘挖井人,十分崇敬这位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和教育家,也象征了苏州和南通友谊之树长青。

改革开放后,先后有不少苏州的领导干部调任南通,携手两地的共同发展。苏通科技产业园是新加坡与江苏省重要合作项目,是江苏省实施国家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一个重点园区,是苏州、南通两市跨江联动,共同开发的新型园区,也是苏州、南通两市友谊篇章的续篇。

2009年4月25日,苏州、南通两市跨江联动合作开发战略协议正式签署;一个月后南通“苏通科技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揭牌,项目就正式启动。苏通科技产业园规划总面积50平方公里,全面引进新加坡的先进理念,充分借鉴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和亲商理念,计划通过10年左右时间建设一座“江海生态城、国际创新园”。

笔者1964年进江苏省南通纺织技术学校学习,毕业后分配在南通市纺工系统工作。64、65级两届同学共400人,其中苏州籍同学有超过三分之一,毕业后面向全省分配,大部分同学留在了南通市。这两届毕业生中出了不少纺织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人才,有的还当上了领导。九十年代中,通棉一、二、三厂的领导班子里都有这两届同学。

本人1974年调回苏州后改行新闻工作,1997年香港回归之前又调入香港《大公报》,任《大公报》驻苏州首席代表处首席代表,分管苏州和南通两市的新闻采访工作。工作的特殊性,使我非常热爱这两座城市,也非常了解这两座城市之间的互相往来及亲密关系。在南通工作期间,曾遇到过很多在南通工作、生活的苏州老乡;回苏后又遇到很多在苏州工作的南通朋友。尤其是在苏州吴江盛泽采访时,经常会遇到历届南通纺校(南通纺织工学院)毕业的一些学弟、学妹,他们是盛泽丝绸纺织工业中的一批技术精英,为中国绸都(盛泽的别称)的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年6月,苏州市南通商会成立,会上两地民营企业正式签署了跨江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据悉,目前在苏州的通籍企业达3000多家,在苏州工作和生活的南通人近五十万之多。

现在的苏通交流更为频繁了,有了苏通大桥、沪苏通公铁大桥等,从苏州到南通的时空距离缩短了,每天苏通大桥上车来车往,一到节假日,苏通大桥两边的引桥上,长长的汽车队伍望不到首尾,成了两座城市互相探亲、访友、返乡、出游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苏通两市的友谊真是源渊流长,愿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铭记。

(备注:本文作者为原《苏州日报》广告部经理、农村部主任、香港《大公报》驻苏州首席代表处首席代表、高级记者。)  

责任编辑:吴亚松
发布日期:2023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