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登沪上 以中国管弦乐展现《炎黄风情》
——中国管弦乐版《炎黄风情-中国民歌主题24首管弦乐曲》上海首演
12月16日晚,《炎黄风情》中国管弦乐音乐会在上海上演,24首不同地域的民俗风情乐曲响彻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音乐会由著名指挥家彭家鹏执棒指挥、苏州民族管弦乐团担纲演奏,用音乐讲述了永不褪色的 “炎黄故事”,展现了传统民歌的无穷魅力。
《炎黄风情》是著名作曲家鲍元恺先生于1991年创作完成并首演的一部大型管弦乐组曲。这部组曲以24首流传久远、脍炙人口的民歌为主题,展示了地跨东西南北、情及喜乐悲愁的炎黄子孙生活画卷。本次演出是作品中国管弦乐版的上海首演。
音乐会以组曲《燕赵故事》开场。《小白菜》《小放牛》《茉莉花》《对花》等流传久远的民谣绝唱,用中国管弦乐全新改编后,既具有现代气息,又有民族音乐的独特韵味,令人耳目一新。
随后上演的组曲《云岭素描》则由《小河淌水》《雨不洒花花不红》《放马山歌》和童谣《猜调》组成,勾勒出彩云之南的纯朴天真,让人心生向往。
地跨东西南北,情及悲愁喜乐。组曲《黄土悲欢》中,《女娃担水》《兰花花》《夫妻逗趣》《走绛州》在悲欢之间,让在场观众的心情也跟着跌宕起伏。紧随其后的组曲《巴蜀山歌》以悠远的《槐花几时开》、矫健的《黄杨扁担》、含蓄俏皮的《绣荷包》、奔放旷达的《太阳出来喜洋洋》展现着巴蜀人民乐观、爽朗而富于幽默感的天性,极具感染力。
丝竹管弦齐上阵,组曲《江南雨丝》里藏有道不尽的风情。竹笛、古筝、琵琶、胡琴的清秀音色,描绘了秀美迷人的《无锡景》,扬州小调《杨柳青》欢快俏皮,秧田歌《拔根芦柴花》热情洋溢,《紫竹调》轻松活泼婉转流畅……
华北屋脊、表里山河,组曲《太行春秋》让观众领略到山西多姿多彩的人文景象。《走西口》《爬山调》将太行儿女心中的爱恋娓娓道来,《闹元宵》则再现了元宵佳节,太原城的热闹繁华。最后,音乐会在《看秧歌》欢腾喜庆的气氛中落下帷幕。
三十年来,管弦乐版《炎黄风情》远播海内外,这次的中国管弦乐版,被誉为作曲家鲍元恺“转换赛道”之作。16日晚,鲍元恺也来到现场:“这一版我重新进行了构思,打乱了原来的结构,力求把中国管弦乐的特色发挥出来。上海是一个开放的城市,我相信通过这次在中国现代音乐发源地上海的演出,它走向世界的步伐会更快。”
著名指挥家汤沐海也观看了演出,他曾两度指挥过管弦乐版的《炎黄风情》。“创新的民族乐器的运用,使作品的呈现更加丰富。”汤沐海表示,苏州民族管弦乐团是一支年轻而专业的乐团,本场演出展示出了中国管弦乐更多的可能性。
观众章先生激动地说:“之前通过网络直播观看了音乐会,特别期待乐团能来上海演出。这次现场感受聆听,色彩绚丽的音乐画卷以中国管弦乐的方式呈现,亲切感更强,更让人沉浸。”
“鲍元恺老师的《炎黄风情》,一直是打通中西方音乐文化的桥梁之一。此前中国管弦乐版《炎黄风情》的世界首演在业界受到了很高的评价。我们希望通过观众不是那么熟悉的、中西交融的民族管弦乐,来演绎这样家喻户晓的旋律,”苏州民族管弦乐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彭家鹏表示,“这一次乐团在上海带来了两场音乐风格截然不同的音乐会,14日的《光明》偏向西方音乐语言,这一场《炎黄风情》更具有中国音乐文化的特色。随着作品的积累和成熟,乐团将为更多城市的观众带来不同风格的作品,让观众感受民族管弦乐的魅力。”
奥地利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Helmut RAKOWITSCH先生特别前来观看了演出排练,并对苏州民族管弦乐团与指挥家彭家鹏双双获得2021年奥地利音乐剧院奖表示祝贺。此前,奥地利驻上海总领事馆向乐团转交了获奖奖状与奖杯。RAKOWITSCH总领事介绍,奥地利音乐剧院奖是奥地利重要的音乐奖项,此次苏州民族管弦乐团成为世界上首个获此奖项的非奥地利本国乐团,彭家鹏成为首位获此奖项的中国籍音乐家,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今年是中奥建交五十周年,很荣幸能转达这份荣誉并来现场欣赏乐团的演奏。苏州民族管弦乐团与彭家鹏先生为两国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很多贡献,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机会欣赏这样的音乐盛宴。”RAKOWITSCH说。(徐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