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管弦乐创作的崭新成果——评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华乐苏韵”音乐会

由60人、70人以上乐手组成的大型民族管弦乐团建制,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开始形成和迅速发展的起来的。它是我们中国人民音乐生活中崭新的音乐形式,上海民族乐团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民族乐团等对新型民族管弦乐团建制的成长和完善做出了历史性的功绩。许多人把它称之为“彭修文模式”。七、八十年代以来,香港中乐团、台北市立国乐团,新加坡华乐团等民族管弦乐团的新建和成长,将七、八十人的大型民族管弦乐团推向了新的高潮,中国民族管弦乐团开始成为影响世界的新生事物,发展迅猛,前途无量。

苏州民族管弦乐团是新近成立的一支富有特点的大型民族管弦乐团,从它成立起,我就十分关注它的成长,对它在探索中国民族管弦乐团建设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感到由衷的高兴。最近欣赏了苏州民族管弦乐团演奏的几首民族管弦乐新作品,感到他们在探索民族管弦乐的发展上收获了崭新的成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内心为之欣喜。

在新听到的名为“华乐苏韵”的音乐会上,我欣赏到四首民族管弦乐新作,分别是:李滨扬的《烟雨枫桥》,张朝的《干将莫邪幻想曲》,刘长远的《丝竹交响》第二乐章,赵季平的《风雅颂之交响》节选(第一乐章:《颂》,第四乐章:《幽兰操》,第五乐章:《国风》),下面是我对这四部作品的简单的听后感。

一,作曲家李滨扬的《烟雨枫桥》,标题来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怀吴中冯秀才》中的诗句“暮烟秋雨过枫桥。”作品似在通过音乐描绘如诗如画的枫桥美景,但是可以作更加自由深远的联想:这首民族管弦乐曲实际上是表达了作曲家对苏州美景以及苏州文化历史和现实的内心震撼。音乐流溢着苏州评弹的旋律因素,又有昆曲的音乐元素,充满了姑苏文化意韵,又带着强烈的现代生活气息。曲调流畅而优美,配器色彩变化丰富。作曲家对民族管弦乐队的丰富音色把握得非常精细,《烟雨枫桥》就像是给听众展现出一幅当代苏州的风景全图。当再现段来源于苏州评弹的音乐主题再现时,从那柔美穿心的旋律中,我们似乎看到了苏州山川的温柔,感受到了姑苏人心的善良。我们的精神为之一振,灵魂得到了升华。

二,作曲家张朝的《干将莫邪幻想曲》,通过春秋战国时期关于“干将莫邪”的传说故事的梗概线索,又回避了“用音乐讲述故事”的浅层次音乐表现手法,将对英雄人物的情怀和心灵作为描绘的重点,表现了古代英雄为民扫除暴君的英勇行动,颂扬了人民群众抗暴复仇的果敢决心。全曲的四大段就像是交响音乐作品的四个乐章,中间有情绪的巨大对比和展开。乐曲中有激情奋发的阳刚主题,也有干将、莫邪互相倾诉爱情的阴柔主题。最后在“涅槃”这段音乐中,出现了崇高而庄严的音乐,这是生命的张力和精神的升腾。全曲展现了民族乐队中很少能够听到的崇高而开阔的音乐气势。民族管弦乐队的丰富的音色变化和戏剧性容量,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张朝是一位年轻作曲家,他对民族管弦乐队交响化创作情有独钟,作品极有新的亮点。

三,作曲家刘长远为大型民族管弦乐队而写的《丝竹交响》第二乐章:快板,这首作品以新颖的节奏来表现当代青年对崭新苏州的激情感受,充满了时代活力。作曲家对民族管弦乐队的丰富音色作了充分的发挥,既有独奏乐器拨动人心的鲜明个性,又有合奏乐队震撼人心的强烈音响效果。苏南民歌和音乐贯穿始终,表现了江南文化底韵和苏州音乐特色。

四,作曲家赵季平的民族管弦乐曲《风雅颂之交响》节选,包括其中的三个乐章,即第一乐章《颂》(乐队与合唱)、第四乐章《幽兰操》(乐队与女高音)和第五乐章《国风》(乐队与合唱)。这部大型民族管弦乐队交响作品以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为文化基础,又选取了唐诗精品《幽兰操》为歌词,是一部大型民族管弦乐队和大型合唱队相结合的交响性作品。作品以辽远的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作为基础,又溶入了当代人的鲜活体验,体现了“文化交响”的特色。

以上四部民族管弦乐队新作品中,前三部都是由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委约作曲家专门谱写的。这里我要对苏州民族管弦乐团表示充分的致敬。原因很简单:但凡一个民族乐团能够对发展民族音乐文化做出贡献,它就必须拿出自己独有特色的作品来。没有属于自己的作品,只演奏别的乐团演奏过的作品,那么,这个乐团想要站住脚,几无可能。一个能够在委约创作上下大功夫,肯在扶植新近作品上出大投资的乐团,一个能够在培育自己特色的作品上下苦功夫的乐团,必定是一个有远见的乐团,是一个有希望、有前程的乐团。这三部委约作品,都流淌着江南风韵的旋律,都洋溢着江南地区的美学景观和人文叙事。都是人文江南的代表作品。我希望苏州民族管弦乐团能够将这一委约创作作为一种制度持续进行下去,也希望苏州市和江苏省的有关方面给于苏州民族管弦乐团以实际上的支持。持续十年,就有可能为我国的民族器乐合奏曲留下一批高质量的艺术精品,也一定能够使这个新生的民族管弦乐团在全世界所有的中国民族管弦乐团中出类拔萃。

苏州民族管弦乐团演奏的以上四部民族管弦乐队作品,全部都在“民族乐队交响化”方面做出了巨大而可喜的努力。我的初步观察,四部作品大致从四个方面对民族管弦乐队的交响化下了功夫,分别就是:生活的交响,历史的交响,心灵的交响和文化的交响,并且都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功。应该说:“交响音乐”是今天中国人的内心需要,是时代的需要,是人们追新求变的美学观点的需要。这不仅是中国人的追求和需要,也是全世界人民的需要。中国的民族管弦乐队,完全有希望成为属于全世界的第二种“交响乐队”形式。中国的民族管弦乐队,充分存在着这个巨大的艺术潜能。西方的交响乐队是老大哥,我们的民族管弦乐队是小老弟。我们要虚心地学习西方交响乐队的全部优点和艺术积淀,使我们的民族管弦乐队逐步能够和西方交响乐队并驾齐驱。中国的民族管弦乐队可以成为中国对全世界的一个重要贡献。我也希望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在扶植创作民族管弦乐队新曲时更加思想解放,谱写出更多能够受到中、外听众喜爱的交响化的民族器乐新近作。 (梁茂春)

(作者: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中国音乐史学家)

责任编辑:
发布日期:2021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