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传承古老技艺 苏作红木家具团体标准缔完美
明式家具制作技艺,俗称苏作红木家具制作技艺,是我国首批列入名录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近的两条新闻,让苏作红木非遗技艺传承亦喜亦忧。喜的是,《苏作红木家具团体标准》出台实施,让这一非遗技艺传承进入标准化轨道;忧的是,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作为硬木家具开山之祖,明式家具的巅峰代表苏作反而没能进入名录。如何将苏作技艺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记者近日走进中国苏作红木文化研究发展中心,感受苏作匠人的初心与使命。
寻根溯源
苏作红木技艺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
“大明舆地图嘉靖十五年至嘉靖三十八年所见,明代苏州府下辖县域富饶,市镇繁荣,水系发达,研究苏州府及其下辖县域地理、人文、市镇之发展,作为苏作的分支,苏式红木木作的发源核心区域是明代的常熟……”这是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费莹老师等专家学者最新的研究成果,旨在探寻明代红木木作发展可能性、明代常熟苏式红木木作发展条件及成果,从而论证苏式红木木作发源核心。
今年9月中下旬,这一成果将在北京发布。“这是对苏作红木技艺起源的首次系统性追根溯源。”中国苏作红木文化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中国非遗家具制作技艺苏作红木传承基地主任冯朝雄说,也是对传承苏作红木非遗技艺初心的探寻。“在探寻初心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苏作红木巨大的文化价值,以及它对现代人产生的深远影响,为传承注入强大动力。”
“蝶几”,是由明代常熟人戈汕发明的一种组合桌具,设计原理类似“七巧板”,可随意拆分、组合,满足不同使用需求,它的出现对近现代组合家具发展产生诸多影响。通过对戈汕的研究,中国苏作红木文化研究发展中心对“蝶几”进行了创新性复原,让这一濒临失传的设计和技艺得以再现。更让人意外的是,“蝶几”以其小巧、灵动、实用,一改红木家具在消费者心中的刻板、厚重印象,受到年轻人青睐。
“致敬戈汕的突出贡献,2017年9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家具制作技艺苏作红木文化艺术传承保护基地落户常熟。”冯朝雄说。
创新传承
苏作红木家具新丽典雅、温婉脱俗,造型轻巧、俊秀、素雅。独特的榫卯技艺让整件家具不使用一颗钉子,也不用任何化学胶水,浑然天成且天然环保。这么好的东西,却因一个“贵”字,将很多普通百姓“拒之门外”,苏作红木技艺传承也因此遭遇挑战。
“红木家具贵是有原因的。”中国苏作红木文化研究发展中心主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家具制作技艺苏作红木文化艺术保护传承基地副主任、常熟东方红木家俱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向东说,明式家具通常选用紫檀木、酸枝木、花梨木、鸡翅木等进口木材,原材料价格高昂,再加上人工的成本,价格自然不低。
如何让普通人也能拥有苏作红木?姚向东认为,这是苏作红木非遗技艺传承必须直面的时代使命。为此,他将苏作技艺运用到一些价格具有比较优势的材料上,独辟蹊径,打造出具有吸引力的“新红木”产品,被市场所认可。
“除让苏作红木进入寻常百姓家外,传承的另一个使命是要让更多人了解这项技艺。”冯朝雄说,只有引起民众广泛的关注,苏作红木非遗技艺才能真正发扬广大。为此,一场别出心裁的展览即将在北京启幕。
9月15日至10月15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的中国苏作红木文化展将在中国政协文史馆举行。展览将通过一把苏作红木椅子的“诞生”过程,讲述苏作红木技艺传承和发展。“苏作红木家具制作技艺工序繁多,在这场展览中,我们不仅要将每一道工序做详细介绍,还要让观者参与进来,互动体验。”费莹说。
建章立制
苏作红木非遗技艺传承需要行业团结协作。
2015年3月起,苏州市家具协会组织全市30家红木家具龙头制造企业,与国家、省、市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人共同起草制定《苏作红木家具团体标准》。今年8月,这一标准付诸实施。
苏州市家具协会会长顾志浩介绍,团体标准包括生产技术、结构工艺、质量检验三部分。
生产技术方面,除对材料、配料选择及开料、干燥方式等进行规范外,还对木工、雕刻、漆工、五金装配等工艺要求和生产规范进行规定,以确保产品基本元素与历史传承要求相符。
结构工艺部分,通过列举榫卯结构形态、面框嵌板作法等,对苏作红木家具的设计和结构工艺进行规范,力求在造型和细节上保持苏作红木的艺术格调。
质量检验上,则明确苏作红木家具命名和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分级测评规范等,以确保质量体系上区别于其他产品。
作为标准示范企业的当家人,姚向东认为,团体标准实施,更大的意义在于可以推动苏作红木非遗技艺得到有效复制。
据了解,苏作红木家具制作技艺早在明代时期就已形成规范法则,但一直没有文字性记载,千百年来靠师徒口口相传,一些独特制作技艺因此得不到广泛传播,逐渐消失,产业规模难以做大。
“标准化后,每一道工序都有章可循,更利于技艺传承。”姚向东介绍,常熟东方红木家俱有限公司已经建立起产品标准化生产流程,将红木家具制作中的木工、雕刻、油漆三个核心工艺精细分工为12道工序。“一名工匠只从事一道工序,把握更熟练、更精准,某些细节处理上甚至超过工艺大师。”(吴亚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