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民“亲子团”走进光大环保,探秘“垃圾的生命之链”
在2025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8月13日上午,苏州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开展今年第三场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活动。此次活动联合苏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七子山固废处置管理中心、光大环保能源(苏州)有限公司,在“成长苏州”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平台发布活动招募,30名对环保充满好奇的小学生与家长共同踏上了一段探寻垃圾“生命之链”的奇妙旅程。

2020年6月1日起,苏州全面进入“垃圾分类”时期,“垃圾分类新时尚”已成为广大市民的共识。每个人既是垃圾的制造者,也是垃圾的受害者。那么,每天产生的海量生活垃圾归宿何处?孩子们在光大环保能源找到了震撼答案:巨型抓斗如“抓娃娃”般一次抓起10吨垃圾,投入焚烧炉;高温蒸汽推动轮机转化为绿色电力——每天7000吨苏州生活垃圾可“变”出310余万度电; 渗沥液净化后竟能养鱼浇花,残渣化身铺路砖块。
“垃圾山变成了‘充电宝’!”隔着垃圾吊控制室的玻璃,孩子们目睹垃圾废弃物即将“华丽转身”,发出阵阵惊叹。在监控室里,从电子屏幕上观看到垃圾熊熊燃烧的火焰,孩子们感叹,垃圾离开小区垃圾站后,还经历这样神奇的奇妙旅程。

即将升入二年级的刘鸿儒拉着妈妈的手全程专注倾听。他在家坚持垃圾分类,却一直好奇“垃圾离开小区后去了哪?”这次探秘解开了他的疑惑。
这次探秘“垃圾的生命之链”,孩子们在震撼中种下环保种子。他们纷纷表示,开学后要分享这次“垃圾的旅行”,并在生活中坚持分类丢弃,“争当环保小卫士”,为美丽苏州贡献力量。
光大环保讲解员吴海涛介绍了光大环保苏州垃圾发电项目发展历程。2013年苏州垃圾发电项目三期建成投运,苏州市区(除吴江区外)生活垃圾实现“全焚烧、零填埋”。为提高环境承载力,苏州垃圾发电项目于2018年启动提标改造,烟气排放总量和浓度指标在优于国际标准基础上进一步“双降”,成为目前国内已投运排放标准最高的垃圾焚烧发电厂之一。苏州垃圾发电项目先后荣获国家AAA级焚烧发电厂、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江苏省首个省级静脉产业园区等诸多国家级、省级荣誉。

自2017年国家部署环保设施开放工作以来,苏州已有11家单位加入开放行列。苏州市生态环境局创新联合学校、企业、社区“量身定制”开放方案,累计举办线下活动超2000场,线上线下参与突破200万人次。这一“看得见”的环保教育模式不仅入选生态环境部优秀案例,更获央视专题报道,让绿色理念扎根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