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橙饮引发过敏性休克 苏州医护10分钟逆转危局
7月4日,10多岁男童兵兵(化名)顺利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儿科病房康复出院,而数日前他正因一杯饮料引发的过敏性休克而在鬼门关走了一遭。
据患儿家长描述,兵兵为过敏体质,曾对多种食物过敏。6月30日上午,他在某奶茶店购买并饮用一杯含橙子的饮品,短时间内出现口唇肿胀、全身皮疹、呼吸急促等症状,家长紧急将其送至南大苏州医院急诊抢救室。接诊的儿科主治医师董永超发现患儿心率增快,达127次/分、血压持续下降、末梢循环差,符合过敏性休克典型表现,并立即启动儿童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进行抢救。
抢救过程中,团队医护人员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医护团队立即为患儿吸氧、心电监护,肌注肾上腺素抗休克,同时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液扩容;监测显示血压仍偏低,团队果断连续应用2次肾上腺素,并联合甲泼尼龙、葡萄糖酸钙抗炎抗休克,碳酸氢钠改善机体微环境;经过10分钟左右的紧张抢救,患儿精神反应逐渐好转,呼吸平稳,血压回升至88/50mmHg,心率逐渐恢复,皮疹消退,脱离生命危险并转入儿科病房持续观察治疗。该院儿科主任医师陆敏表示:“过敏性休克若未及时干预,死亡率极高。此次成功救治得益于团队对病情的快速识别、急救措施的精准执行,以及学科合作的无缝衔接。”
2025年6月29日-7月5日是“2025世界过敏周”,主题是“严重过敏反应:扼威胁于未然”。据了解,过敏性休克是全身多系统速发性过敏反应,常见诱因包括食物(如牛奶、鸡蛋、坚果)、药物、昆虫叮咬等,其中儿童过敏反应可能比成人更凶险,若出现全身皮疹、口唇肿胀、胸闷喘鸣、呼吸困难、腹痛剧烈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切勿拖延。南大苏州医院过敏诊疗中心专家提醒,过敏性疾病可以进行全方位的评估、检查、诊断和精准治疗,早防早治可明显减少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董永超、江晓燕)